今年以来,该行组织开展多次银企对接会,与政府、企业等开展合作,以金融服务为基础,打造产业链金融生态圈,对于处在发展瓶颈期的中小企业,量体裁衣提供融资专业方案指导,帮助企业渡难关、补短板。
聘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定州古城旅游提升发展详细规划》,重点解决全市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包装等问题,打造我市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挖掘旅游资源,开拓旅游格局。
通过旅游+农业、旅游+创意、旅游+非遗等形式,积极发掘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以中山博物馆为中心,打造中山文化展示区。以崇文街、宋街为中心,打造民俗体验商业区。依托古城恢复项目,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五大旅游区域:以开元寺塔、开元寺、开元寺大街为中心,打造禅修、佛教文化感悟区。依托绿色资源优势,围绕建设京津冀前花园、田园生态都市和绿色农业花园镇,将生态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两条集美丽乡村、健康风景游憩带、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绿色旅游体验专线。
统筹考虑我市及周边县市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两日游及多日游,谋划城区历史文化旅游、东部观光度假、南部农业休闲体验游、西部定瓷石雕文化游,及以清风店、北疃两个烈士陵园为主题的南北红色旅游5条精品旅游线路。以古州署为中心,打造州府文化休闲区。近年来,我市积极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构建集预防、发现、受理、调处、化解为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目前,在市级主流媒体持续开办法治园地、以案说法、民调风采录等普法栏目。为规范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市大力推进民调通平台建设,已发放民调通手机终端556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需要。今年以来,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着力点,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点,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推进法律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进市场,全方位的传播法治精神。
为扩大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市着力创新普法载体和形式。我市还进一步拓宽法律服务领域触角,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和涉农法律服务工作,组建了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律师与160家企业进行对接帮扶,规避和防范风险,举办服务中小企业培训2次。
目前,全市25个乡镇(办)、527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全市共有人民调解组织564个,人民调解员1993名。今年以来,全市共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661件,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民事损害赔偿等许多问题,经过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推进法律进农村,在千名村官培训中开设法治课,邀请律师、行政执法单位有关人员就涉农法律法规进行讲解。谈及公共法律服务给群众带来的好处,西城区南会同村村民张耀庭高兴地说。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我市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为目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积极推进法律八进活动,全体公民的宪法观念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全面落实完成了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村里厂房出租了,承租企业经营不善、拖欠租金,怎么走法律程序追讨?农户土地流转,合同怎样签订?村里农民外出打工不慎出了意外,如何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律师们要为村(居)委以及村民、居民们拿出诊疗方案。随着人民调解工作大格局的形成,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利用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贴近群众、信息灵通、方便快捷的优势,扎实抓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完善大调解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化解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起着重要作用。
运用定州司法门户网站、定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的法治资讯,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影像、网络有专栏的生动局面,让市民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长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提高法律服务水平现在有什么纠纷、维权等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村里的法律顾问咨询、求助,真是太方便了。
推进法律进机关,以领导干部普法为重点,建立领导干部日常学法用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据统计,截止今年11月底,法律顾问为村(居)解答法律咨询4000人次,为基层党委、政府和村(居)提供法律意见1000余条。
推进法律进学校,组织校园安全法制讲座60余场,349所中小学和各政法部门签订了警校共建责任书,实现了全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全面覆盖12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定州人大志》首发仪式。据悉,《定州人大志》记载了定州市(县)人大工作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巨大成就。当前,定州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要认真阅读志书、积极用好志书,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治、教化作用,全面了解我市人大的历史和现状,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自觉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全市人大工作新局面。学习好、运用好《定州人大志》,对于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推进全市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志书共九章十七节,计55万字。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帅建军,副主任肖福全、魏洪彬、张进宝、刘跃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各乡镇(办)人大主席(主任),人大机关全体干部参加。帅建军指出,《定州人大志》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市人大志的历史空白,是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全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学习好、运用好《定州人大志》,对于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推进全市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悉,《定州人大志》记载了定州市(县)人大工作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巨大成就。
帅建军指出,《定州人大志》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市人大志的历史空白,是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全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当前,定州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要认真阅读志书、积极用好志书,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治、教化作用,全面了解我市人大的历史和现状,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自觉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全市人大工作新局面。
志书共九章十七节,计55万字。12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定州人大志》首发仪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帅建军,副主任肖福全、魏洪彬、张进宝、刘跃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各乡镇(办)人大主席(主任),人大机关全体干部参加要紧密结合定州实际,坚持把学习宣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与学习宣传定州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建设美丽定州、幸福定州发展大局上来。
12月2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次会议。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会议学习传达了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市委六届113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帅建军,副主任肖福全、魏洪彬、张进宝、刘跃平出席,各乡镇(办)人大主席(主任)、人大机关全体干部列席。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切实用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扎实推进人大换届选举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定州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找位置,与世界接轨,与强者共舞,为实现双百目标,建设美丽定州、幸福定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帅建军指出,全市各级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要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切实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为推动河北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召开由20位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了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征求全市发展大计。
通过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定州发展方向和工作举措,形成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共识。各级各部门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用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活动成果,积极引资金、引项目、搞服务,形成你追我赶引项目、千军万马上项目、雷厉风行抓项目的良好态势。聚焦了问题,改进了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潮涌定州城把实现双百目标,建设美丽定州、幸福定州的理想信念树起来,把为民情怀树起来,把规矩和纪律挺起来,把定州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征集上来。破除封闭保守思想,树立敢闯敢试、敢破敢立、敢为人先的意识。
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凝聚了合力,加快了发展。
据统计,全市10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了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各级各部门征集意见建议45945条,上报活动办意见建议8827条。市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到分管战线和分包乡镇(办),及时动员,深入调研,带头参加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